驚悉施仲衡院士駕鶴西去,追念起與施院士共事的曆曆往事,謹作此文以寄哀思。
我同施仲衡院士的相識緣于都市軌道交通。1998年,我在原國家計委副主任任上遵照朱镕基總理指示抓地鐵國産化事情時,他是特設的專家組成員,從此我認識了他。後來我在重慶市長任上,啓動全市第一條城軌交通線、也是全國第一條跨座式單軌交通的建設,請他當市裏的專家委員會主任,相互有了進一步的接觸。再後來,我任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總經理,各地城軌交通近期建設規劃的評審和大部门工程項目可研報告的評估,都是由中咨公司負責的,他是公司專家委員會顧問,我們有了更多的接觸。2008年四季度,我從中咨公司總經理的崗位退下來不久,他邀約相關人士一起不斷做我事情,要我牽頭推進建设中國都市軌道交通協會,在籌劃准備的兩年多和協會建设以來的時日中,我們頻頻交往,通過城軌交通這份事業,相互由相交到相知。我作爲協會會長,他作爲協會顧問和專家委員會主任,我們並肩服務于都市軌道交通的發展。我和他,真可謂結緣城軌相識斯人。
施仲衡院士是中國都市軌道交通事業的開拓者之一,一生系于城軌,一生追夢城軌。
城轨交通工程,是一个庞大庞大的系统工程,从计划设计到工程建设到运营治理,涉及的专业面广,技术庞大,事情量大。施仲衡院士涉足了计划设计和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他遵循毛泽东主席专为北京地铁题写的“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的教导,一丝不苟地从事着他的专业技术事情。北京首条地铁是战备为主兼顾交通工程,起初确定为“深埋”方案,这也正是他留苏所学专业,并积累了一定研究基础的技术知识。他在积极事情的同时,深入调研北京地下水文和地质条件,认识到深埋施工难度太大,认为存在着一系列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他实事求是,力排众议,一再坚持向上反映,直至逐级上报到中央军委,最后决定更改为“浅埋加防护”方案,随后他领导了试验段的技术事情。上海地铁1号线是海内首次接纳可行性研究要领开展前期事情的工程,他主持可研评估时,组织专家们精心研究、深入评审,提出了十大问题,要求业主增补完善相关事情,上海地铁公司据此又做了两个月的深化事情,提出了详实的增补陈诉,再经第二次评审才出具了评估陈诉书。重庆单轨交通三大要害之一的PC梁设计制造,他提出要做“静载荷和动载荷疲劳试验”,并要求在铁路桥梁200万次疲劳试验的基础上提高到300万次的疲劳试验强度,结果在250万次时发生裂痕,以此重新设计了增强配筋,确保了宁静性。他主持了海内大部门都市轨道交通建设方案的论证和首批工程项目可研陈诉的评审事情,足迹广泛建设城轨交通的各省市。他主持的铁道部重点科研項目“压缩混凝土衬砌盾构试验”和国家计委重点科研項目“局部气压盾构工程试验”,其结果之一是在海内的地铁车站施工中首次应用了“钢管混凝土柱”的施工技术;他主持的中国工程院“降低地铁工程造价及工程建设治理等若干问题”的研究课题,时任温家宝总理批示“陈诉提出的关于革新计划和设计,充实做好工程前期事情的建议对基本建设具有普遍意义”;他主持的国家中恒久科学技术生长计划课题“多数会综合交通生长战略与要害技术”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新型都市轨道交通技术”两项研究结果,在我国城轨交通生长中发生了重大影响。
作爲我國都市軌道交通元老級人物的施仲衡院士,既做出了一系列創新性的重要貢獻,又推動著行業科學技術的發展。
他在國內首創地鐵工程設計監理,並親任第一個設計監理項目的總監;
他首先提出“淺埋加防護”施工法,並順利在國內第一條地鐵上應用;
他向國家發改委領導建議並被采納,從而建设了先批准建設規劃後批准工程項目的審批制度;
他主持了國內第一個可研評估項目,樹立了科學、客觀、公正的範例;
他操辦了國內第一個國際招投標項目,積累了寶貴經驗;
他熱情支持多制式示範工程的建設,如長春輕軌項目和沈陽現代有軌電車、直線電機輪軌的廣州4號線、跨座式單軌的重慶2號線、市域快軌的重慶銅梁試驗項目等;
他倡導建设了中國都市軌道交通協會,等等。
同時,施仲衡院士還堅持不懈地推動科學技術知識的教育和應用,主編了“本科生地下鐵玄门材”,成爲國內相應院校最早接纳的試驗用教材;主編了“地鐵設計規範”,現已修訂三版並榮獲建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主編了“地下鐵道設計與施工”專著,現已發行了第二版;創辦了《都市快軌交通》雜志,早已被確定爲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焦点期刊);領銜建设了一些都市的軌道交通院士專家事情站,正成爲當地推進城軌交通技術進步的重要力量。
施仲衡院士是中國都市軌道交通建設的親力親爲者,是曆史的見證人。他的一生如同一部中國都市軌道交通的發展簡史,能讓人感受到中國城軌交通五十年跌宕起伏的發展曆程。
斯人已逝,但施仲衡院士的創新實踐,將成爲我們城軌交通事業一筆寶貴的財富,不斷激勵著我們奮勇前行。
施仲衡院士千古!
中國都市軌道交通協會創始會長
包敘定
二〇二四年十二月
作者简介:包敘定,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十五届中央委员,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原国家机械工业部部长,原国家生长计划委员会副主任(正部长级),重庆市原市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原总经理(正部长级),中國都市軌道交通協會創始會長。